当前位置:全国

没有你想要的城市?联系客服

文章阅读

身体长息肉别忽视,或是癌症前兆!这几种息肉可得盯紧了→
发布时间:2025-09-10 14:09 作者:匿名 浏览次数:14

文章导读:

身体长息肉别忽视,或是癌症前兆!这几种息肉可得盯紧了→

息肉是癌吗?这是大家最关注的。

 

事实上,息肉与癌症之间,并非简单的等号

 

息肉家族成员众多,但良莠不齐:绝大多数息肉是良性的,不会癌变,也不会长得太大。而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息肉,癌变风险也是天差地别。什么样的息肉容易癌变?我们一起来看看。

 

息肉到底是什么?

 

简单来说,息肉就是长在黏膜表面的小疙瘩,就像皮肤上的小痣一样,但它长在身体的内部,比如胃、肠道、胆囊、子宫、鼻腔等部位。

 

从医学上看,息肉不是一种特定的疾病,而是组织异常增生的结果。它可能是炎症引起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因此我们需要辨别哪些息肉可以继续观察,哪些息肉需要及时处理。

 

这几种息肉盯紧了,可能会癌变

 

1. 胆囊息肉

 

胆囊息肉通常是良性的,不过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应高度警惕胆囊息肉癌变的可能:

 

  • 胆囊息肉比较大,超过1厘米;

     

  • 胆囊息肉基底较宽;

     

  • 单发息肉,也就是只有1个胆囊息肉;

     

  • 右上腹胀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

     

  • 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炎等其他需要胆囊切除的疾病;

     

  • 具有胆囊癌家族史。

 

2. 子宫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约有 25% 的女性会患此病,绝大多数是良性病变,极少数有恶变风险。

 

对于无症状、无恶变高危因素、息肉直径<1cm 的绝经前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可 3~6 个月后超声复检 1 次,若病情稳定, 则可每年随诊 1 次,部分息肉可能在随访过程中自然消退;如果是子宫内膜息肉导致了月经改变、不孕、流产以及恶性病变不排除等情况,则建议及时行手术治疗。

 

3. 胃息肉

 

胃息肉中,约80%为炎性息肉或增生性息肉,癌变可能性较低;约20%为腺瘤性息肉,癌变可能性相对较高。一般情况下,一旦发现胃息肉就应进行活检,以确定其病理类型。

 

  • 如果胃息肉直径小于1厘米且数目较少,可先进行定期监测。

     

  • 如果胃息肉直径大于2厘米,则不论息肉多少、类型,最好进行切除以防癌变。

 

4. 肠息肉

 

肠息肉主要分为非腺瘤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其中,非腺瘤性息肉大多是良性的,反之腺瘤性肠息肉是公认的肠癌癌前病变,有研究表明,95%以上的结肠癌来自腺瘤性肠息肉。如果发现腺瘤性息肉,建议尽早行内镜下切除,并送病理检查,如果发现已经癌变,则要按肠癌来进行治疗(手术等),而如果不是恶性的,也要定期复查肠镜。

 

对于风险较低的息肉

记得密切观察

定期复查

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对于一些具有潜在风险或者

已经引起麻烦的息肉

积极干预是必要的选择了

 

如何预防息肉发生

 

1. 规律、合理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少食用高脂食物,戒烟限酒。

 

2. 适当运动。加强体育锻炼,避免久坐,根据自己的情况,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3. 戒烟、少喝酒。若经常喝酒、长期吸烟会增加了细胞突变的概率。 

 

4.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熬夜,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让自己的生活有规律,形成一个良好的生物钟。

 

5. 每年定期进行体检。通过B超等检查方式,检查体内是否有息肉出现,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尤其要注意。

 

注意:

 

息肉切除后,存在复发概率,研究显示,6颗以上息肉的复发率甚至可达40%。术后务必遵医嘱,并保持每年复查。

 

来源:央视财经、广西疾控、广州卫健委

其他相关医学常识

医生文章

天津蓝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华塘睿城一区3号楼写字楼二层A区002号电话:400-119-1011

网站备案:津ICP备2020008086号-1 | 营业执照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备案凭证:2022010020电信业务许可证:津B2-20220025

Copyright © 2025 蓝卡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