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早期筛查
乳腺癌的早期筛查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手段,能够帮助发现更多无症状的早期病变,其筛查方法主要包括:X线、超声、临床体检、磁共振成像、乳腺自我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一、高危人群
建议以下高危人群提前筛查(小于40岁),频度推荐每年1次:
(1)有明显的乳腺癌遗传倾向者
(2)既往有乳腺导管或小叶不典型增生或小叶原位癌的患者
(3)既往30岁前接受过胸部放疗。
(4)根据年龄、种族、初潮年龄、初产年龄、个人乳腺疾病史、乳腺癌家族史和乳腺活检次数等多个风险因子,5年内发病风险≥1.67%者。
二、乳腺自我检查
第1步-视觉检查
姿势 :面对镜子,双臂自然下垂→双手叉腰→双臂上举,观察乳房形态变化。
重点 :双侧乳房是否对称,皮肤有无凹陷(如“酒窝征”)、红肿或橘皮样改变。乳头是否内陷、偏移,有无异常分泌物(如血性液体)。
第2步-触诊检查
姿势 :平躺,肩部垫小枕,待检侧手臂上举。
手法 :用右手检查左乳,左手检查右乳,四指并拢,以指腹顺时针或逆时针滑动触诊,覆盖全部乳腺组织。
触诊力度:轻压(感知浅表组织)→中压(检查中层组织)→重压(贴近胸壁深部组织)。
检查区域:从锁骨到肋缘,从胸骨中线到腋后线,包括腋窝淋巴结。
第3步-乳头挤压检查
轻轻挤压乳头,观察有无非哺乳期溢液 (尤其血性、褐色或脓性分泌物)。
第4步-记录与对比,动态监测
每月自查后记录乳房状态(如肿块位置、大小),对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误区1:抓捏乳房检查肿块
错误手法:用指尖抓捏乳房组织,误将正常腺体当作肿块。
科学纠正:应用指腹平贴皮肤 ,以滑动触诊方式检查,避免挤压正常组织。
误区2:仅在经期前自检
错误认知:经期前乳房胀痛时检查,易将生理性肿胀误判为异常。
科学纠正:最佳时间为月经结束后7-10天 (绝经女性固定每月同一天),此时激素稳定,乳房柔软,触感更准确。
误区3:只查乳房隆起部位
错误遗漏:忽略腋窝、锁骨区及乳房边缘,而这些区域可能隐藏淋巴结肿大或副乳病变。
科学纠正:触诊范围应覆盖 整个前胸壁 ,包括腋下及锁骨周围。
天津蓝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华塘睿城一区3号楼写字楼二层A区002号电话:400-119-1011
网站备案:津ICP备2020008086号-1 | 营业执照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备案凭证:2022010020| 电信业务许可证:津B2-20220025
Copyright © 2025 蓝卡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