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妊娠期牙龈炎的预防措施及口腔卫生管理要点 妊娠期是女性一生中特殊的生理阶段,激素水平的变化不仅影响着全身各系统,也会对口腔健康产生显著影响。据统计,约60%-75%的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牙龈炎症,医学上称为"妊娠期牙龈炎"。作为妇产科医生,我经常接诊因此困扰的准妈妈们,今天就来详细讲解这一常见问题的预防和管理方法。 ## 妊娠期牙龈炎为何高发? 妊娠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显著升高,这些激素会使牙龈组织对牙菌斑中的细菌产生过度反应。具体表现为牙龈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轻微刺激就容易出血。同时,孕期唾液成分改变、胃酸反流增多,都为口腔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环境。此外,孕早期妊娠反应导致的刷牙次数减少,以及孕中晚期对甜食的偏好,都会加重牙龈问题。 ## 典型症状识别 妊娠期牙龈炎主要表现为:牙龈边缘红肿、刷牙或进食时易出血、口腔异味、严重时可有自发性出血。部分孕妇会在牙龈上形成红色或紫红色的瘤样增生,称为"妊娠性龈瘤",虽然多为良性,但容易出血且影响美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不加以控制,牙龈炎症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牙周炎,甚至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相关。 ## 科学预防措施 1. **孕前口腔检查**:计划怀孕的女性应在孕前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治疗已有的牙龈炎、龋齿等问题,消除隐患。 2. **正确刷牙方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2分钟。推荐使用软毛牙刷和巴氏刷牙法(牙刷与牙龈呈45度角,小幅度水平颤动)。 3. **牙线使用不可少**:单纯刷牙只能清洁60%的牙面,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需要牙线清除。建议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 4. **漱口水辅助清洁**:可选择不含酒精的抗菌漱口水,但需注意这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刷牙和牙线。 5. **饮食调整**:减少精制糖摄入,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猕猴桃)和钙质(如牛奶、奶酪)的摄取。 ## 孕期口腔护理特别建议 - **应对孕吐后的口腔护理**:呕吐后不要立即刷牙,先用清水或含氟漱口水漱口,30分钟后再刷牙,避免胃酸腐蚀牙釉质。 - **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用品**:孕吐严重的孕妇可选择味道温和的牙膏,或暂时用小苏打水代替牙膏刷牙。 - **定期口腔检查**:孕中期(4-6个月)是相对安全的牙科治疗期,可安排一次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 - **牙龈按摩**:清洁双手后,用食指轻轻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增强牙龈抵抗力。 ## 何时需要就医?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诊: - 牙龈出血严重或自发性出血 - 牙龈肿胀明显或形成龈瘤 - 牙齿松动或移位 - 持续口腔异味无法缓解 - 伴有明显疼痛或发热 妊娠期牙龈炎虽然常见,但通过科学的口腔护理完全可以预防和控制。希望每位准妈妈都能重视孕期口腔健康,以最佳状态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记住,健康的牙齿不仅是美丽笑容的基础,更是全身健康的重要保障。
天津蓝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华塘睿城一区3号楼写字楼二层A区002号电话:400-119-1011
网站备案:津ICP备2020008086号-1 | 营业执照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备案凭证:2022010020| 电信业务许可证:津B2-20220025
Copyright © 2025 蓝卡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