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婴幼儿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的识别与家庭护理方法 疫苗接种是保护婴幼儿免受传染病侵害的重要措施,但在接种后,部分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家长若能正确识别并及时处理这些反应,不仅能减轻宝宝的不适,还能避免不必要的焦虑。 #### **一、常见不良反应类型** 1. **局部反应** - **表现**:注射部位红肿、硬结、轻微疼痛,通常在接种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1-3天。 - **护理方法**: - 避免揉搓或热敷注射部位,可用冷毛巾外敷缓解肿胀。 - 保持局部清洁干燥,无需特殊处理。 2. **全身反应** - **低热**:体温通常在37.5℃-38.5℃之间,可能伴随烦躁或嗜睡。 - **护理**:多喂温水或母乳,减少衣物,体温超过38.5℃时可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如对乙酰氨基酚)。 - **食欲减退或轻微腹泻**:一般1-2天内自行恢复,注意补充水分。 - **皮疹**:少数宝宝可能出现短暂皮疹,若无瘙痒或扩散,无需特殊处理。 3. **罕见但需警惕的反应** - 持续高热(>39℃)、抽搐、呼吸困难、严重过敏(如面部肿胀、荨麻疹等)。 - **应对**: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疫苗接种史。 #### **二、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1. **接种后观察** - 建议在接种点留观30分钟,确认无急性过敏反应后再离开。 - 回家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注意监测体温和精神状态。 2. **饮食与作息** - 母乳喂养的宝宝可增加哺乳次数,补充水分;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 避免接种当天洗澡(尤其是注射部位沾水),以防感染。 3. **避免误区** - **误区1**:“发热必须用抗生素”。疫苗引起的发热多为免疫反应,抗生素无效。 - **误区2**:“红肿部位要热敷”。热敷可能加重局部充血,冷敷更安全。 #### **三、何时需要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诊: - 发热持续超过48小时,或体温>39℃; - 注射部位红肿范围扩大、化脓; - 宝宝精神萎靡、拒奶、抽搐等异常表现。 #### **四、预防不良反应的小贴士** 1. 接种前确保宝宝健康状况良好(无发热、急性疾病等)。 2. 如实告知医生宝宝的过敏史(如鸡蛋过敏与部分疫苗相关)。 3. 接种后避免接触密集人群,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总结**:多数疫苗接种反应是轻微且暂时的,科学护理即可缓解。家长无需过度担忧,但仍需保持观察,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按时接种疫苗是对宝宝健康的长远保护,切勿因小反应延误免疫计划。
天津蓝卡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华塘睿城一区3号楼写字楼二层A区002号电话:400-119-1011
网站备案:津ICP备2020008086号-1 | 营业执照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备案凭证:2022010020| 电信业务许可证:津B2-20220025
Copyright © 2025 蓝卡科技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