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怎么治疗?
针对腹泻型的IBS,有哪些比较可靠的治疗方法,治疗周期多久?
黄衔,医学话题优秀回答者 • 消 化 科 医 师 。
首先,谢邀。但是请任何看到这个回答且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知友不要私信我。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是极其艰难的。需要详细的问病史、查体、检查,加上长时间的心理开导、生活指导、治疗后反馈调整。治病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单单靠你几百、几千字的表述,我是无法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建议、指导、治疗的。我的患者治疗周期达到半年以上,且半年内是反复复诊、调节用药的。并且治疗周期后部分患者还是有复发的情况。肠易激综合征没那么好处理。抱歉。请医院就诊。
一、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胃肠病中归类于功能性肠病中。
其诊断为排除性诊断,必须先排除器质性病变如结肠肿瘤、结肠炎症、全身性疾病等等。
其本质是一种功能性病变。也就是说结构是正常的,但运行出了问题。很难找出在相类似的例子,意会一下吧。(结构未必正常,只是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检查不出来而已,我始终相信只有结构异常了才能有功能的异常,微结构异常目前的医疗水平还检查不出来的)
其病因是多样的,肠动力变化是IBS症状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学基础。
二、肠易激综合征:其最主要特点就是:先有腹部不适,排便排气后可以缓解。可以是表现为腹泻、便秘或两者交替。
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
1. 排便后症状缓解。(也就是肚子不痛了、不胀气了)
2. 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每天超过3次大便,或超过3天没有大便)
3. 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外观)改变。(拉稀了或大便过硬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不适意味着感觉不舒服或疼痛。在病理生理学研究和临床试验中,筛选可评估的患者时,疼痛和(或)不适出现的频率至少为每周2天。
三、个人治疗心得:
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其实是一个整体的治疗,包括了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饮食的控制等等。同时其又高度要求个体化,针对个人不同应用不同的心理治疗、药物、食物。
在心理方面:我个人在治疗这类病人中发现:病人与医师的信任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好(即使是单单谈话,不用药)。病人对疾病的关注度越低治疗效果越好(“没心没肺”的患者更容易好,PS:无贬义)。患者对于疾病的认识越多其治疗效果越好。所以建议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不要太把它当回事),在战术上重视敌人(认真学习其相关知识)。
在药物上由于太过专业,个体用药注意事项过多,不建议个人自行购药服用,应在医师指导监护下进行。
在食物上,个体差异也多,主要要靠患者自己把握。基本原则是少吃产气多的食物(太甜的、太肥腻的)、少吃刺激性食物(酸辣)、少吃异种蛋白(海鲜、牛羊肉)。
四、指南中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对症”、“分级”、“个体化”。
1.“对症”:
不同于许多器质性疾病, IBS 的治疗目的并不在于“治愈”,而在于消除患者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许多药物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完全治愈的药物尚未找到,现有药物只缓解症状。是的,药物无法治愈,最重要的是生活、心理调节,服药可以缓解症状,改善生活。
2.分级治疗
a.“轻度”病人:通过确诊使病人消除顾虑及某些饮食建议
“中度”病人:进一步消除病人顾虑;探讨加重症状的社会和精神因素
“重度”病人:花更长时间咨询和使病人消除顾虑;使用治疗精神的药物进行心理咨询
b.这里可以看到心理治疗是极其重要的。甚至对于部分病人只有心理治疗有效。(在临床工作的医师、特别是一些专家教授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好好的对单一患者进行开解、解释、指导,所以最好还是有个消化科医师朋友。不然,亲,请去心理问诊吧,就个人了解,靠谱的心理问诊收费是100-500/小时。)
PS:还有“但是”,以下是我在讲课时PPT上的一个总结:
标准的心理治疗和催眠治疗可以帮助特定的IBS病人。12周的每周的认知-行为治疗要优于每周的教育课程,但抑郁的病人没有反应;生活质量而不是疼痛有所改善。催眠疗法,最彻底评价的心理治疗,可以使直肠感觉正常化,12次可以改善顽固病人(除了IBS和腹泻的男性病人)的生活质量,焦虑,以及抑郁,益处可以持续≥5年。但是,心理治疗的实验不可能是双盲的,而且,治疗是耗费时间的,花费高的,并且经常是无效的。
3.个体化治疗
考虑到病人的具体情况;饮食建议和纤维素;药物治疗的策略;持续关注病人的病情
内容过多,无法展开。亲,请医院就诊。
五、具体药物:
因为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治疗个体化程度高,并且所用药物部分有严重的并发症可能,
所以强烈建议必须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大部分药物不是OTC。
A.解痉剂(俗称:胃肠止痛药),多用于治疗腹痛。
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硝苯吡啶—非选择性、副作用大
匹维溴铵、奥替溴铵—胃肠选择性:目前指南推荐用于腹痛明显者。
2.多离子通道调节剂
曲美布丁、舒丽启能
3.黄连素
4.抗胆碱能制剂
B.促动力制剂,主要用于便秘、腹胀的患者。
1. 5-HT4受体激动剂
西沙比利(目前常用肠动力药物,但需注意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致死性的心律失常)、莫沙比利。
替加色罗(泽马可)(FDA已经禁用)
2.5-HT3受体拮抗剂(FDA已经禁用)
C、通便剂,用于便秘患者。
膨胀性泻剂—纤维素、康赐尔等。
溶剂性泻剂__聚乙二醇4000(福松)(目前首选药物)
刺激性泻剂—酚肤片、通便灵
高渗性泻剂—甘露醇、硫酸镁、番泻叶。
乳果糖
D、其他:
止泻剂
苯乙哌啶、洛哌丁胺(易蒙停)、思密达(副作用小,首选)
胃肠肽(需在医师监视指导下应用)
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善宁)
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
微生态制剂
丽珠肠乐、金双歧、乳酸菌素等
抗抑郁药(医师指导下应用,部分药物可能加重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
常用三环类如百忧解、赛洛特等
亲,如患有肠易激综合征,请医院消化科就诊。了解多些知识是好事情,但诊断与治疗请交给您的医师去执行。
在中国,大约有10-15%的人(超多的),他们做了各种检查都没发现问题,却长期饱受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增多或便秘的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听起来超惨的)……
他们得的,是一种叫“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
问题1:肠易激综合征是什么鬼?
本质上来说,肠易激综合征与其说是一种病,不如说是暂时的胃肠道功能异常,就好像电器一时的接触不良,电器本身并没有损坏。
所谓肠易激综合征,就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胃肠肌肉不正常收缩,从而引起的腹痛不适和排便异常。
问题2: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大概有过这样的经验:在饱餐、吃辣或者冰冷食物之后拉肚子了……饮食正是诱发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因素之一。
冷食、辛辣饮食、生食、油腻饮食、过多的肉类、烟酒等饮食也可能引起消化系统分泌异常,导致肠易激综合征。此外,心理、感染等因素都可能引起肠易激综合征。现代人生活紧张、精神压力大,焦虑、抑郁、情绪起伏大等都可能对内脏功能产生影响。
问题3: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有什么特点?
特点主要是:反复、来来去去、一阵一阵的腹痛不适,进餐后加重,排便后可缓解。另外,可有腹泻、便秘等排便改变。因为内脏器官没有疾病的改变,所以检查结果不会显示问题,经常会被人误以为是无病呻吟小题大做。
但是,有调查显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得分只有一般人的1/2到2/3,而且还不算他们因此花费的医疗费用……真是有苦说不出啊!
问题4:耶,我看完这篇文章就可以做肠易激综合征专家了吗?
有句名言这样说:当你拿着锤子,看什么都是钉子。很多朋友在看过一两篇科普文章或者自己上百度乱搜一顿之后,就以为自己可以看病了,看到相似的症状就认定是自己看过的那几个病。但事实上,医生在下诊断之前都要先排除掉其他好多相似的疾病,所以要做那么多检查。
肠易激综合征也一样,我们必须要在医生指导下排除掉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炎性肠病、胃肠道感染、肿瘤等等一系列的疾病,才能谨慎地下IBS诊断.帽子不能乱扣,百度医生要不得。如果出现脓血便、持续腹痛、发热消瘦、症状加重等情况,就要更加警惕了,可能说明还有其他更严重的问题,请尽快就诊。
问题5: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
从病因入手,纠正饮食习惯和心理障碍是最主要的。三餐定时、戒烟戒酒是必须的。可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香蕉、芹菜、胡萝卜、燕麦等。避免食用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比如海鲜、乳制品等。
去年在《国际消化病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肠易激综合征与肠道菌群紊乱有关,服用益生菌制剂可能有效,但是长期服用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估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心理障碍方面如果自己和家人都无法调解,建议咨询心理医师。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主要有一些解痉剂(比如匹维溴铵、屈他维林、东莨菪碱、曲美布汀等),缓解腹痛;其他还有胃肠动力调解药(莫沙必利等)、导泻剂(麻仁、乳果糖等)缓解便秘,止泻剂(思密达等)缓解腹泻。
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且需要咨询医生有没有用药禁忌,关键还是去除病因。
总结:肠易激综合征,是病又非病,心态放轻松,饮食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