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急性关节炎和高血尿酸症。人体血尿酸来源有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而外源性血尿酸是摄入高嘌呤食物所致。

临床上主要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两种。前者以急性关节炎为主要体征,常常因暴饮暴食、酗酒、精神紧张和过度疲劳后发作,抽血化验血尿酸症显著升高。急性期及时治疗,1-3周可完全缓解;如任其发展,则病情延长,形成慢性病。

慢性期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尿路结石、痛风症性肾炎及痛风石。痛风石常出现在耳轮、手指、足趾和肘等关节处,且逐渐增大变硬,久之则造成关节僵硬、强直、畸形及活动受限,甚至功能完全丧失。痛风石表面溃烂,形成瘘管,可见有乳白色的尿酸钠结晶流出。

痛风症饮食治疗

限食嘌呤:正常嘌呤摄取量为600-1000mg/日,痛风者应长期控制嘌呤摄入。急性期应选用低嘌呤饮食,摄入量在150mg/日之内,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凤尾鱼、鲭鱼、小虾、扁豆、黄豆、浓肉汤及菌藻类等。

限制热能:痛风症患者多数伴有体重超重、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症等。因此,少吃高热能食品,加强运动,最好能保持理想体重。

多饮水:痛风症患者要多喝水,或食用含水分多的水果和食品,进水量维持在2000-3000mL/日,以保证足够的尿量,促进尿酸的排出。

痛风症药物治疗

抑制尿酸合成:别嘌呤醇能竞争性消耗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合成,口服别嘌呤醇每8小时一次,每次100mg。待尿酸正常后减至维持量,每日50-100mg。

促进尿酸排出:丙磺舒能够促进尿酸排出,口服125mg-250mg,每日2-3次。

关节炎急性发作治疗:有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口服秋水仙碱每次1mg,每6小时一次,1-2天内症状缓解,改为每次0.5mg,每8小时一次,一周后可以停药;疼痛较重时,可以同时口服扶他林或芬必得等非固醇类消炎止痛药。

食品中嘌呤含量分类

1,嘌呤含量很少或不含嘌呤食品

谷类食品:精白米、富强粉、玉米、精白面包、馒头、面条、通心粉、苏打饼干。

蔬菜类: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子、苣荬菜球、甘蓝、莴苣、刀豆、南瓜、偻瓜、西葫芦、番茄、萝卜、厚皮菜、芜青甘蓝、山芋、土豆、泡菜、咸菜、甘蓝菜、龙眼卷心菜。

副食品类:各种鲜奶、炼乳、奶酪、酸奶。

水果干果类:各种水果、干果类和糖及糖果,各种饮料包括汽水、茶、巧克力、咖啡、可可、麦乳精等。

2,嘌呤含量较少的食品(每100g嘌呤含量<75mg)

谷类食品:麦片;麦麸、面包等。

蔬菜类:芦笋、菜花、四季豆、青豆、豌豆、菜豆、菠菜、蘑菇。

副食品类:鸡、火腿、羊肉、牛肉汤、青鱼、鲱鱼、鲑鱼、鲥鱼、金枪鱼、白鱼、龙虾蟹、牡蛎。

3,嘌呤含量较高(每100g嘌呤含量为75-150mg)

蔬菜类:扁豆。

副食品类:熏火腿、猪肉、牛肉、牛舌、小牛肉、鸡汤、鸭、鹅、鸽子、鹌鹑、野鸡、兔肉、羊肉、鹿肉、肉汤、肝、火鸡,鲤鱼、鳕鱼、大比目鱼、鲈鱼、梭鱼、鲭鱼、鳗、鳝鱼及贝壳类。

4,嘌呤含量特高(每100g嘌呤含量为150-1000mg)

胰脏825mg、肉汁160-400mg、凤尾鱼363mg、沙丁鱼295mg、牛肝233mg、牛肾200mg、脑195mg。